释迦摩尼

GDS-F-20240032

【尺寸】:
100*70
【画师】:
夏吾尖措
【画派】:
新勉唐(热贡)
【创作时间】:
2022年
【绘画地址】:
青海省同仁市热贡县
【QR】:
【Contact Us】:

释迦牟尼:梵名音译,其意即释迦族出身之圣人。又作释迦文尼、释迦文。略称释迦。意译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满。又称释迦牟尼世尊、释尊。即佛教教祖。其称号之原由,见于《佛本行集经卷二十观诸异道品》、《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阿毗昙八犍度论卷三十》等。释尊为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之太子。该城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里克附近,拉布提河东北,为憍萨罗国之属国。其时北印度实行贵族共和制度,该处分成十个小城邦,由十城中选出最有势力之城主为领导者,净饭王即当时共和国之领袖。佛母摩耶夫人为邻国居利族天臂城主之女。摩耶夫人梦见白象入胎,将分娩之前,依习俗返娘家天臂城待产,途中于蓝毗尼园小憩,即于无忧树下产子,即是释尊。据《修行本起经卷上降身品》载,释尊诞生时,行七步,举手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另于《中阿含卷八未曾有法经》、《普曜经卷二欲生时三十二瑞品》、《异出菩萨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众许摩诃帝经卷三》、《佛本行集经卷八树下诞生品》、《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大毗婆  沙论卷七十》等经典中,亦载有释尊诞生时之种种瑞相。太子还宫后,命名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一切事成、财吉、吉财、成利、验事、验义。摩耶夫人于分娩后七日去世,太子遂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育成人。据《佛本行集经卷十一习学技艺品》、《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三》等记载,太子少时随从婆罗门毗奢蜜多罗学习文艺,随羼提提婆学习武技,皆悉通晓。成年后,迎娶天臂城主善觉王之女耶输陀罗为妻,生子罗侯罗。据《修行本起经卷下游观品》等所载,太子曾由城之四门出游,见老、病、死、沙门等现象,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遂萌出家修道之志。于二十九岁(一说十九岁),太子夜出王宫,自脱衣冠为沙门。初访毗舍离国跋伽婆求道,复至王舍城受贤者阿罗逻迦蓝、郁陀迦罗摩子之教,以所学难臻解脱之境,遂至摩揭陀国伽耶南方之优楼频罗村苦行林,开始六年苦行生活,有净饭王所派五位侍者与之共修。苦修期间,太子日食一麻一麦,虽至形体枯瘦,心身衰竭,而始终未能成道,乃悟苦行非得道之因,遂出苦行林。当时,共修之五侍者误以太子退失道心,遂舍之而去。太子放弃苦行后,至尼连禅河沐浴,且接受牧女乳糜之供养。恢复体力后,至伽耶村毕钵罗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静心默照,思惟解脱之道。四十九日后,于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豁然大悟,时年三十五岁(一说三十岁)。由此因缘,乃称毕钵罗树为菩提树。释尊降魔、成道之经过,载于《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修行本起经卷下六年勤苦品》及《降魔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佛本行集经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五分律卷十五》等。释尊成道后,于波罗奈城鹿野苑首先教化共修苦行之五位侍者,此即著名的“鹿野苑初转法轮”。五位侍者即有名之五比丘:阿若憍陈如、跋提、婆沙波、摩诃男、阿说示。有关释尊初转法轮、演说四圣谛、八正道等事迹,载于《杂阿含卷十五转法轮经》、《五分律卷十五》、《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九》等。此后,释尊被尊称为如来,如来之语义甚多,一般意指“乘如实之道,而善来此娑婆世界”。初转法轮后,释尊至摩揭陀国,化度拜火教之优楼频罗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等三兄弟, 及其弟子千人。又化度六师外道之一的诡辩派舍利弗及目犍连,其后二人成为释尊之两大高足。又于王舍城得国王频婆娑罗王之归依,王于迦兰陀长者所献之竹园中建立精舍,供养释尊,称迦兰陀竹林精舍。至此,佛教教团之进展遂呈丽日中天之势。此后释尊一度返故乡迦毗罗卫城 ,归依者众,如异母弟难陀、子罗侯罗、堂弟提婆达多、理发匠优波离等,皆剃发出家。又为舍卫城须达多长者说法,长者于舍卫城祇陀王子之园林中建立大精舍以献释尊,供长期安住弘法,这就是著名的“祇树给孤独园”。舍卫城国主波斯匿王亦于此时归依。及净饭王离世后,释尊再度回国。后姨母波阇波提、妃耶输陀罗等亦剃发出家,此为比丘尼教团之始,波阇波提则为佛教教团第一位比丘尼。此后释尊巡历印度各地说法布教,无论贵贱男女,悉施教化。其教法予印度文化及宗教影响甚钜。释尊成道以后四十四年间夏安居之处所,于《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有详细记载。依之,释尊先后住于波罗奈   国、灵鹫顶山、摩拘罗山、三十三天、鬼神界、舍卫祇树给孤独园、柘梨山等地。另据八大灵塔名号经载,释尊曾于雪山修苦行,后历住毗沙林、惹里岩、大野、尾努聚落等。此外,《大智度论卷三》、《分别功德论卷二》、《佛国记》等对此亦有记载。释尊住世的最后一年,离摩揭陀国,北渡恒河,经毗舍离,至波婆城,受金工纯陀之供养,因食苏迦拉摩达伐(一种菌类蘑菇)而罹病。临终前于拘孙河作最后之沐浴,复至拘尸那揭罗城之娑罗双树林,头北面西呈吉祥卧。夜半,释尊将舍寿前,对诸弟子作最后之教诫,而后平静入灭。如今,释迦牟尼佛的广大佛法弘传无量,作为佛弟子能够虔诚恭敬供养佛陀法相即是如佛常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此幅作品为新勉唐画派热贡风格红唐作品,主色为怀爱之红,表法佛陀慈悲一切众生。主尊彰显释迦牟尼佛成道相,一手托钵,资粮具足,一手触地印,伏魔外道。周遭六道众生及僧众围绕,寓意教法昌隆,福德圆满。


【姓名】:
夏吾尖措
【民族】:
土族
【出生日期】:
1988年3月
【职称】:
青海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简介】: 1988年出生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河谷吾屯村的一个唐卡艺术世家,热贡著名唐卡大师卡洛的亲传弟子,2011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现为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国家三级高级技能师、青海省工艺美术大师、黄南州美术家协会会员,现担任黄南藏族自治州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同仁市政协委员、黄南州青年联合会委员、同仁市胜境热贡艺术苑创办人;并从事唐卡艺术的教学和创作研究,弘扬热贡文化,在艺术苑非遗唐卡传习中心负责传承传习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唐卡艺术等各项工作。